现在的小吃摊内容已经非常丰富,如果再要添加内容的话,最大的问题则是人手不足。
针对这点,夭夭倒是早就有想法,如果一切都是自己亲力亲为,那能量总是有限的,之前自己就有想过,要把小吃摊的一些内容分派出去,自己收一部分钱,然后自己主要经营的就是自己新做的吃食。
只是如何落实去做还是要讲究方法的,大家围坐在桌边,开始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,不过总的来说,还是夭夭出主意,大家来进行补充。
几人先统计了一下接下来筹划的小吃摊的内容和价格,好根据有的内容和定价,再来找人,其中有:
豆制品:豆浆(1文一碗甜的)、豆花沾辣酱(5文一碗),豆腐(一块10文)、麻辣铁板豆腐(5文一片)。
面食:素面(2文))、肥肠面、猪肝面(都是5文)、青菜豆腐面、鱼丸面(都是10文)。
烧烤:烤肥肠、烤腰花。
而鸡蛋煎饼还是如同之前的。
其中鸡蛋煎饼的摊还是交给大壮哥,毕竟大壮哥对这个最熟悉了,而且煎饼卷万物,之后想到什么新鲜的吃食了,也可以往里面卷。
而铁板豆腐,也一起交给大壮哥了,只要支两个炉子,铁板豆腐不用一直盯着,摆好了让他自己慢慢煎就好了,中间只要翻个面,涂上辣酱,这对于做煎饼的大壮哥很方便。
豆浆、豆花蘸辣酱和卖豆腐,这两项夭夭准备交给大丫和二丫,一个是豆腐只要卖就好了,而豆浆、豆花蘸辣酱还要跑着端,两个人一起也算忙的过来,当然一开始如果火爆的话,还是需要花婶出面帮忙的。
豆腐这一块因为是新吃食,夭夭没打算交给别人,打算这两天先带着花婶学点豆腐,前几天可以自己来点,等花婶会了,就可以花婶自己点。
当然,这豆腐等打出名声步上正轨了以后,夭夭想的是找里正,让村里也出一些人来卖豆腐。
面摊就是李婶来做,不过种类多了,怕是一个人做不了,夭夭打算下午请李婶来谈一下面摊的生意。
烧烤摊大家都犯难了,交给谁好呢,交给不认识的吧,怕人回头跑了,交给认识的,谁又愿意去做这个营生呢。
最后夭夭敲定了陶二爷,陶二爷家还有三个儿子,看有没有人愿意去做这个,要是愿意的话大家都方便。
商量定了,花叔就去找陶二爷,爽叔则帮忙去镇上找李婶一家,不过半个时辰,大家都聚集到了夭夭家。
夭夭把中午已经说过的内容,又和李婶以及陶二爷一家说了。
两家自是连忙答应,这可是天大的好事,夭夭家的营生能赚钱,那是有目共睹的。
关于面摊,李婶先带着自家女儿和媳妇一起做,之前只有她一个人做,是因为赚不了多少钱,可是现在不一样了,内容丰富了许多,吃的人也越来越多,且说这贵的面吧,还真有不少老爷好这一口的,特意跑来吃,又不差这点钱的。
李婶这边,夭夭算了下,按照现在的状态,包含成本的话每天大概能入接近1两银子,抛去成本每天最少也有800文。
夭夭便和李婶说好了,每日李婶这边交给夭夭300文,其余的都归李婶一家所得,而肥肠,猪肝,鱼丸自己都会教给李婶制作的方法,只不过要签署协议,不能外泄。
青菜和豆腐自己这边提供材料,每天定量提供成本大概50文的青菜加豆腐,售完就不售卖了。
李婶自是一口答应,爽快的签了协议后,就坐在一旁等着。
接下来是陶二爷,陶二爷把三个儿子都带来了,这烧烤摊虽然镇上有不少仿冒的,可是夭夭这味道,却是独一家,每日光烤串,最少都有个300文的进项,那还是之前只有二丫一个人。
按照现在的情况,一天赚个500文是没问题的,夭夭有心帮扶陶二爷一家,所以问陶二爷一家要了150文,而且自己会提供每日做辣酱的辣椒酱等。
当然,李婶家的辣酱也由自己家提供。
当然了,需要的烤架,炉子这些,都是各家自己准备。
几家愉快的决定完这些,陶二爷和李婶两家就跟着花婶去学习食材的处理和制作了。
消息传得很快,两家刚走没一会,里正就上门了,也是为了村里的事儿而来。
虽说有了鱼肉和肥肠的处理方法,已经让村里人的生活从根本上改善了不少,但是如果有更多的方法,里正也不介意拉下面子来求夭夭。
夭夭倒是没想到里正这么快就来找自己了,迎了里正进了院子,便先开口说了豆腐的事儿,也主动提到了,自己是有把村子放在发展计划内的。
只是这事儿,还真不能操之过急,豆腐是新鲜玩意儿,如果教村里人都会做了,一下扩散的太开,没有人买怎么办。
所以自己只是想先小范围的售卖,让大家把豆腐的口碑传出去,等到供不应求了,再扩大生产。
不过村里确实有需要帮忙的地方,就是种黄豆。
如果要把豆腐生意做起来,黄豆肯定少不了,也不用专门开辟田地去做,各家院子里或者田间小路边都可以种,现在虽然过了春耕,但是也不迟。
现在种下去的黄豆,至少秋天就能收获一批,估计那时候豆腐也能普遍推广了。
里正没想到夭夭把村里也放在自己未来的生意规划里了,又是好一顿感慨,其余的便也没提,只说听夭夭安排。
说完便回家准备开会,召集大家开始种黄豆。
现在小吃摊的内容有了,人员也足够了,下一步发愁的就是场地了。
关于场地,之前李婶家那一块肯定是不够的,而在自己的规划内,还想要继续扩大小吃摊,直到变成像现代的夜市那样,一整条街都是各种的小吃摊。
夭夭一开始也想过开店铺,但是店铺成本太高了,镇上的店铺,除了富商买卖经营的,其他的都是自己家祖辈传下来的,买一个铺面就要上百两的银子,这铺面还有限,自己现在倒是买得起,可是小小的铺面能做什么呢?
所以还是小吃摊比较现实,小吃摊投入少,想做的人都可以做,而且买的人多。价格便宜,受众人群自然就广。
这也是夭夭打算将小吃摊做到底的原因。
这是这场地,现在成了最大的问题。
夭夭正发愁呢,爽叔就有了办法,王爷回京前可是给了自己令牌的,拿着令牌到府衙找县令批一块地不就好了。
夭夭不确定可不可行,只让爽叔先去试试。
爽叔去得快,回来的也快,不过半个时辰就面带笑容的回来了,一进门就扯着嗓子喊道:“夭夭,成了成了。”
“怎么样了,快细说说。”夭夭一听成了,急忙从屋里跑出来。
“说来也巧了,这县令本就有想找你商量的心思,所以一听这事儿,立刻就应允了,问你这地方选在镇口的左边的街边可行?”
夭夭的小吃摊虽然小,但是胜在新奇,口味独特,所以小小的一个小吃摊,也带动了最近城内的经济,不少附近城镇的人,也跑来尝一口,这一来一回的,多少也要买点别的东西吧。
所以阴差阳错的,在夭夭小吃摊的带领下,整个镇的收入都比原来好了许多。县令本就有心思来找这传闻中的小女孩,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的想法,谁知道夭夭又先找了人去。
这去的人手里还有京城靳家的令牌,更是让县令觉得自己的决定是没错的。爽快的就答应了爽叔的提议。
镇口有三条路,一条是右边大家卸货的路,一条是直行夭夭之前摆摊的路,而左边那条路虽然宽阔,但是人少没什么营生,夭夭倒觉得非常合适。
和爽叔打了商量,准备在左边那条街,挨着路一旁建成一间一间的简易小排房,而路的另外一旁,则可以用来摆放桌子等物。
爽叔听了两眼放光,这主意好啊,简易的小排房搭建起来投入也不高,但是整齐美观。
敲定了这件事,爽叔就去镇上找人落实搭建的事儿。
房子的事儿急不得,明日的营生还是先在之前的位置做。
带花婶教完两家归来后,夭夭就带着花婶在家学习点豆腐,夭夭自己也是刚摸索出来,好在自己家的锅,多少豆浆点多少盐卤自己心里有数,花婶则需要自己回家去试试。
现在生意有豆浆,有豆花,还有豆腐,自然需要的量也大,豆浆就交给花婶自己搞定,而豆花和豆腐,夭夭下午一样都做出来了满满两锅。豆腐压出来,估计也能有20多斤了。
做完这一切的夭夭已经累到不想动了,虽然盈盈下午一直在帮着打下手,但是大小姐一看就是没干过活的,没越帮越忙就不错了。
看在她还有坑爹娘银子的份上,夭夭打算慢慢教。
累到晚上直接就着吃了两碗豆花蘸辣酱,夭夭便洗漱睡了。
第二天天还没亮,陶二爷的牛车就装满了东西出发了,现在加上陶二爷一家自己的东西,整个牛车都快塞不下了,勉强把东西放下了,所有人都是跟着车走去镇上的,还好今日出发的早,索性到镇上的时候也不晚。
大丫和夭夭都想着,估计自己家也要买牛车和马车了。
到了镇口卸了货,几家人就按照昨天约定的那般,开始自己动手做东西,今天是豆腐出售的第一天,夭夭亲自上阵。
很多相熟的老主顾一看今日夭夭来了,都热情的上前打招呼,然后便围着不走了,相熟的都知道,夭夭要是来了,那必定是有着新吃食要宣传了,上次是美味的鸡蛋煎饼,这次还不知道是什么新奇玩意儿。
摆好了摊,架好了锅,夭夭就开始宣传了,这豆浆,豆花和豆腐和铁板豆腐,都是自己研究了半个月出来的美食。
几种新吃食,保证是营养丰富,里面富有的好东西,和吃肉差不多呢。
围观的人一听不禁唏嘘不已,这么神奇?!
夭夭又详细介绍道:
豆浆都是加了糖,甜口的,只要1文钱,喝一口美味生津。
豆花是蘸辣酱吃的,辣口的,虽然贵一点,但是一大碗很顶饱。
铁板豆腐外焦里嫩,爽滑入味,绝对的下面。
至于豆腐,一大块10文,别看贵,但是买回家,煮汤,猪肉,炒制,煎炸都可以,配肉,好吃!配菜,好吃!单独吃,也好吃!
有不缺这点银钱的一听,爽快的上前每种都要了一份试试,豆腐则提回家去找人做了吃。
还有的是家里出来采买的小厮,一听这新奇玩意,也试着买了两块回家试试,毕竟夭夭家小摊的口碑还是非常不错的。
这么人来人往的,很快准备的东西都一售而空,包括陶二爷家的烧烤摊,很多人看着换人了,本有些犹豫,夭夭一看上前说道都是自家的,这人换了味不变,大家一吃,还真的是,于是又你两串我两串的买了起来。
李婶家的面摊自是不必说,都是熟面孔了,肯定没错的。
豆腐的推出,又在镇上刮起了一阵潮流风,大家从之前的,今天你吃了吗鸡蛋煎饼么?都变成,今天你买豆腐了么?你们家怎么吃的?
豆腐一下成为主流的食材,每天变得供不应求,好在夭夭之前就采购了大批的黄豆,倒是没有导致黄豆价格上涨。
一切都在有条不紊中进行,而一个人,也来到了镇上。
这个人,就是美味阁的幕后老板:周言。
周言其实之前就准备来此,那时是接到此地掌柜的书信,说有一新奇吃食,名为包子,很是好吃。本欲前来打听一下,刚好自己的好友靳墨也在此地。
怎知刚准备启程,就听到靳墨回京的信儿,这事就这么耽误了,现在靳墨去了边疆,听闻这边又出了各种好吃的面食,自己自然要过来打探一番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