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女主角分别是张建国何玉芳的其他类型小说《粮食短缺?我家溶洞应有尽有张建国何玉芳小说结局》,由网络作家“石头会长大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张建国想了想,这孩子既然这种情况下遇到,他就不想扔掉想养活,毕竟一条命。两人一直说着话,而张建国也知道周芷兰这会也在上班,是接母亲的班在一个地方上班,具体什么地方人家没说。毕竟两人也不是很熟悉,只是让张建国有些没想到的是,周芷若说自己母亲退休了,家里比较轻松,条件也还好,这孩子可以给她家养着,应该可以养的不错。正在两人焦急等待的时候,医生终于从急救室出来了。“孩子救回来了,但是还得观察一下,有外伤,最好住院一段时间……”医生很快传来好消息,这让两人都松了一口气,心底庆幸不已,毕竟那孩子看着都要死了一样,没想到生命力这么顽强,居然救活了?这下两人就开始商量着,这孩子到时候怎么安排?最后在周芷兰的坚持下,就是孩子先住院,要是治好了就暂时...
《粮食短缺?我家溶洞应有尽有张建国何玉芳小说结局》精彩片段
张建国想了想,这孩子既然这种情况下遇到,他就不想扔掉想养活,毕竟一条命。
两人一直说着话,而张建国也知道周芷兰这会也在上班,是接母亲的班在一个地方上班,具体什么地方人家没说。
毕竟两人也不是很熟悉,只是让张建国有些没想到的是,周芷若说自己母亲退休了,家里比较轻松,条件也还好,这孩子可以给她家养着,应该可以养的不错。
正在两人焦急等待的时候,医生终于从急救室出来了。
“孩子救回来了,但是还得观察一下,有外伤,最好住院一段时间……”
医生很快传来好消息,这让两人都松了一口气,心底庆幸不已,毕竟那孩子看着都要死了一样,没想到生命力这么顽强,居然救活了?
这下两人就开始商量着,这孩子到时候怎么安排?
最后在周芷兰的坚持下,就是孩子先住院,要是治好了就暂时放在周芷兰那边养,要是那边照顾不过来,赵建国也可以抱回家养。
“我知道你家,下次,我给你送点鱼,这孩子这么小,估计还得弄点奶粉啥的,要不然身体更差……”
张建国这会和周芷兰商量着,孩子救回来了,他这会才有空观察着周芷兰。
原来见到她的时候,她都是戴着围巾,只露出一双眼睛,张建国只知道她一双眼睛特别大, 但是这会才发现她长得很好看,眼睛大皮肤白看起来就像是画上的人。
让人看几眼后就一下子能记住,而且这个周芷兰个子很高,腿很长很直,站在张建国身边,几乎不比他矮多少。
“行呀,送鱼大鲶鱼,要最大的……”
周芷兰心情也不错,说话都欢快了许多。
而这会天已经亮了,周芷兰匆匆忙忙往回赶,说是还得回去上班,张建国则表示自己有时间,在这里等一等就好。
医院里这孩子已经被送出急救室,张建国去看的时候,孩子已经喝了奶粉睡着了。
他摸了这孩子脚心和手背,发现都是热乎的,而且孩子已经换上新的的衣服,受伤的地方也上了药,看着都是些皮外伤擦伤等,也不是特别的严重。
这让张建国有些唏嘘,看来那狗也算是救下了这孩子一命,至少没下死口,不然送到医院肯定没救了。
不过也说明这孩子命大,回头看给这孩子取个什么名字好,另外也可以打听一下那边谁家丢了孩子,要是万一孩子父母丢了孩子,这会着急找孩子,孩子又找不到,他们该多么着急?
至于那会周芷兰说得话,其实也有些道理。
“希望这孩子遇到他们以后,生命得救以后都是快乐吧……”
张建国在心底默念了一句,而此时周芷兰已经把这事告诉了家里人,却没想到家里一下子炸开了锅。
第一个不同意的是周芷兰的父亲周德明,他第一个不同意。
“你一个没结婚的大姑娘,捡回一个孩子算什么事情?别人不知道的还不知道咋议论你,你以后谈对象咋办?我们厂长在我面前都夸过你好几次了,我都琢磨着让你和他儿子见一见……”
周德明这话一说,周芷兰就皱眉不高兴。
“爸,我都说过多少回了,找对象的事情我自己找,你们就不要操心了,身正不怕影子歪,那孩子本来就是捡到的,我们要是不管,孩子会没命的,家里又不是养不活这孩子,我工资也不少了!”
赵家村村长也姓赵,叫赵信,从辈分上说,是赵元成的亲叔叔,肯定要比张元顺关系要密切一些。
所以听完张元顺的告状,四十来岁的赵信先是咳嗽一声,然后慢吞吞的来了一句。
“这事,昨天我听到赵元成和我讲了,你儿子张建国有错在先,多挑一担水那是占了大家伙的便宜,你不知道现在水多紧张吗?赵元成敢勇于指出这问题,是个好同志,只是处理方式有点急了,这关键的时候,是不能多打水的……”
赵信有些皮笑肉不笑,说的话更是让张元顺心底来气,可赵信是村里的村长,他只能慢慢说。
“ 我儿子打一担水是有原因的,因为还得给黄大爷家送半担水……”
“哦哦哦,我知道了,好在你家建国也没出啥大问题,你别说了,要去上工了,你们小队今天的任务可不轻,快去吧……”
赵信嘴里支吾着,根本就没把张元顺的话放在心上。
他是赵元成的叔叔,整个村里赵家人最多,他不帮赵家人,难道还去帮人少的张家人?
何况,这事赵元成也没做错什么,张元顺一个老实人,就算是强词夺理那又怎么样,不过是嚷嚷两句,也没什么要紧的。
上工的时间到了,张元顺哪怕气的直跺脚,但是也不敢耽误公家去修水利,听到有人喊,赶紧去干活了。
这边张建国一大早,就去村里找断腿的黄大爷。
黄大爷在村里很有威望,因为他的腿是早些年打鬼子受伤的,退伍后就回了老家。
对于黄大爷这样的退伍老兵,国家每年是有补助的和照顾的,所以黄大爷吃喝不愁,比村里大多数人过的都好。
但是今年大旱,他也有一个难处,那就是吃水问题。
村里本来每家一日可以挑半担水,可有水的地方距离黄大爷家里很远,他又断了一条腿,根本不方便挑水。
张建国心非常善良,就想着自己年轻有力气,帮着黄大爷去挑另外半担水,这样一来,两家凑成一担水。
可赵元成却借此发难,哪怕张建国提到这事,也被他故意打断话头,并且照着张建国的脑袋给了他一砖头。
就这一砖头,当初也让张建国在床上躺了一二天。
其实昨晚上张建国也曾经左思右想,这赵元成和他是一个村的人,平时低头不见抬头见,看着也不是那种鲁莽不讲道理的人,为何对着自己,找到机会就下死手呢?
这模样,就像是两人有什么深仇大恨,甚至赵元成有种杀人灭口的感觉。
可是,张建国穿越回来后,脑子里乱糟糟的,以前多东西他也有些记不清楚,也搞不清楚自己和赵元成到底哪里结下深仇大恨?
要想让赵元成受到惩罚,张建国先去请黄大爷,把自己昨天的遭遇一说,果然黄大爷听后勃然大怒。
然后,张建国就用独轮车驮着黄大爷,去了几个地方。
第一个是村里民兵连长那边,说赵元成动手杀人未遂,这帽子有点大,把民兵连长黄三吓了一跳,可一看黄大爷领着张建国就沉默了,表示他会和村长说一声,要是这事属实,他会把人抓起来。
第二个张建国领着黄大爷去了乡里。
黄大爷是退伍老兵老资格,他退伍回乡村里是要专门派人照顾的,只是他自己怕给村里增加负担,一直没提这事,遇到张建国给他挑水送水,差点被人打死的事情。
在乡里一说出来,立马让乡长那边特别重视,马上就派人来赵家村了解情况。
村长赵信,还想帮着侄子赵元成说好话,说这是误会之类的,又说张建国开始没说明是给黄大爷挑水,这赵元成不知道,所以这事也不全怪他。
“我当时有向赵元成解释,他不听,他直接上砖头砸脑袋,这是想要我的命呀,就这种危险分子放在赵家村,我觉得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,太没有安全感了,他这是杀人未遂……”
张建国看到乡里来了人,这会也不担心,直接把自己头上的伤口给大家看,并且把当时的情况又说得凶险无比,让人听着都胆战心惊的。
而黄三作为民兵连长也忙表示,这种狂暴分子确实要送到乡里去劳教改造才行,不然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会受到威胁。
赵信还想说话,可一看着情形不对,马上就退缩了,他这个村长还想多干几年,可不能为这小事把自己搭进去,毕竟死道友不死贫道嘛。
而赵元成被人带来的时候,先是大声喊冤,又骂张建国不是个东西,故意污蔑自己。
他原本只有十八岁,一米七的个头,国字脸看着人有几分帅气,可是此时他面目狰狞的看着张建国,那眼神藏着恨意,要是眼神能杀人,他已经把张建国砍死几次了。
赵元成先是指望着赵信救自己,可以看他眼神躲避,不敢看自己的眼睛,心底就有数,这赵信恐怕指望不上了。
“我是冤枉的,我真不知道张建国给黄大爷挑水,而且,他根本就没说,他是故意挑衅我,故意害我的……”
赵元成还在狡辩,却发现黄三他们根本就不听,只是表示,马上立刻把人押送到乡里去,让他把事情交代好,再看怎么处理?
一瞬间,赵元成知道,自己这是栽了,栽在这个和自己同岁的张建国身上了。
他此时忍不住端详着张建国。
张建国个头有一米七五,剑眉星目十分俊朗,算得上赵家村长得最俊的男人。
一想到这里,赵元成心底像是想起了什么,感觉到一阵的割裂和难受。
“张建国,你害我,冤枉我,这梁子两家结下来了,这事没完……”
赵元成被带走的时候,他忍不住的冲着张建国喊了一句,惹得张建国嗤之以鼻。
自己开始好像也没咋惹他,赵元成都想弄死他,说得好像两家没梁子一样,要是没梁子,能下那样的黑手?
当他傻呀!
赵元成刚被带走,张建国就张罗着,先把黄大爷送回去,再去给他挑一担水。
他人还没动呢,就听到有人在喊。
“张建国,你给我站住……”
黄三看到张建国送的那鲶鱼吃了一惊,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,一个劲的说太贵重了,这是受之有愧呀!
“三哥,你这么客气干嘛, 我家上次去县城,看到有卖活鲶鱼的,不要票也不算是很贵,当时就买了几条带回来养着,正好给你尝尝……”
张建国说的轻巧,但是黄三却知道。
眼前这么大的鲶鱼,怕是有三四斤重,说是不要票,但是可比猪肉难买多了,毕竟今年大旱,水都没有,哪来的鱼?
他们家已经很久没尝过鱼味了。
“这要不咋说,县城好,这么稀罕的鱼也就县城能买到,你既然送来了,今天就别走了,我把我叔叔喊过来,咱们爷仨个晚上正好喝一杯……”
黄三也很高兴,这么大的鲶鱼也算是难得的荤腥,正好把自己叔叔喊上,一起喝一杯。
张建国刚好有事想探探黄三的口气,吃饭喝酒就刚好。
黄三是村里的民兵连长,加上他自己还有一辆毛驴车,有时候会租给村里人用,有时候也能帮着拉点货赚点钱,所以他家的条件在村里算是很不错了。
吃饭的时候,黄大爷也过来了,见到张建国很高兴,还特意问了一下他伤势咋样,叮嘱他一定要养着,千万被太累着了。
桌子上放的是白米饭,一大锅的鲶鱼,里面放了些雪白的豆腐,还有一把碧绿的小葱,看起来让人食欲大开。
鲶鱼的肉极其鲜美,而且没什么刺,鱼肉紧致,煮起来的时候,整个屋子里都是香味。
他们还没吃饭呢,就有人从屋外张望,探头探脑的问家里煮的什么这么香?
“家里来了客人,从县城里带来一条鱼,我们也算是有口福……”
黄三的媳妇含含糊糊的回了一句,农村就这点不好,每家挨得近,谁家煮点好吃的,半个村子的人都能知道,有人就喜欢打听。
来客人了有鱼吃?
真是让人羡慕呀,不少人都暗自羡慕,黄三的日子过的可真是好。
也有人猜测,黄三县城亲戚不得了,都能弄到鱼来,这天旱少水,村里许多人大半年都没吃过鱼是啥味了。
大人还好一点点,许多小孩子闻着味道,都跑到黄三院子外面围着往里面张望,不过没多久就被各自的大人喊回去了,怕被城里人看到了笑话。
张建国见屋子里只有他们三个男人在桌子上吃饭喝酒,而黄三的媳妇,还有两个孩子都在厨房里,不让出来。
农村很多这样的习惯,女人忙着做饭,饭菜做好端上桌子,她们却是在厨房灶台跟前招呼孩子。
嘴里还说着,厨房里有特意留的鱼肉,其实张建国眼尖,早就看到了厨房里鱼肉都端上桌了,留下的只有两三块小豆腐以及一些鱼汤。
物质匮乏的年代,有点好菜也是留给客人的。
“嫂子,这里有一碗菜,你和孩子们吃,你的这手艺可真好,鱼做的特别鲜,你们也尝尝……”
张建国用自己吃饭的大碗,直接把那鲶鱼后背没刺的肉都挑出来,又放了一些豆腐,满满一大碗端进了厨房,这让黄三的媳妇有些惊愕,继而有些不好意思,一个劲的推辞。
“建国也不是外人,让你上桌你不肯,我们男人喝酒,你不上桌也多吃点……”
黄三知道老婆是担心饭菜不够多,加上长期养成的习惯,根本就不上桌,黄三这会看看媳妇和孩子,其实也有些心疼。
“这鱼这么大,哪里吃的完,侄媳妇你和孩子多吃点,我这糟老头子也跟着享福了……”
黄大爷也笑呵呵的赞许的看了张建国一眼,这孩子别人都觉得他是混子是刺头,其实自己知道建国这人本性善良。
“吃吧,吃吧,建国还是有眼光,这么大的鱼都被你碰到了,县城真是啥稀罕玩意都有……”
黄三张罗着喊他们吃菜喝酒,顺便问起赵元成那事情,又说赵信去了乡里几次,让张建国要有点心理准备。
大概率,赵家会想办法和他和解。
毕竟,张建国花了几百块医药费的事情,村里人都知道,所以黄三还是觉得,到时候拿点钱和解算了。
“三哥,这要是不想和解,怎么才能让赵元成坐牢?”
一般人都会因为几百块而权衡利益的得失,宁愿要钱也不会想着让赵元成坐牢,毕竟这案子坐牢也不会关太久,但是一旦闹僵了,赵家和张家就成了死敌。
这个村都叫赵家村,村长村支书都姓赵。
张建国和赵家成了死敌,那村里不可劲给他穿小鞋?
黄三这边和张建国分析得失,张建国想了想,表示梁子从赵元成打他开始就结下来了,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。
就算是自己拿了钱和解,几百块钱的损失,也足以让赵家把他视为死敌。
只不过一个明里恨,一个暗地里恨!
小鞋肯定也是少不了,但是这个不重要,赵家再狠,杀人放火违法的事情不敢做,自己注意点就好。
“你要是死活不要赔偿,只要赵元成坐牢,其实也行,但是有赵信在,估计也不会关多久,有些划不来,你那治疗伤势都花好几百……”
黄三有些可惜,三百块呀,什么家庭三百块都能不放在心上?
“我咽不下心底那口气,赵家欺人太甚,三哥你说这赵元成坐牢,能关上一年半载吗?”
张建国知道赵元成前世的时候很厉害,杀人后都没偿命,只是关了几年后,人去了外地发展,很快就出头了。
关键是,赵元成没回老家,多年后张建国才知道,那赵元成并没有一直坐牢,他很快就被保外就医,真正坐牢却没多久,算是钻了法律的空子。
这中间有赵信的影子,也有他贵人的影子。
“一年半载还是没问题的,伤人呀,还把人打成脑震荡,关三年都是有可能,就是,这至于吗?”
黄三犹豫一下,他觉得有必要劝一下张建国,不要意气用事。
“至于,对了,三哥,我还有个很重要的事情和你商量,就看你敢不敢干……”
张建国想到此行的目的,他先向四周看看,屋子里没外人,只有他和黄大爷,而他要办的事情,最好也让黄大爷知道。
接下来的两三天,不管是张元顺还是黄三,都忙得脚不落地,一会领着村民把那口井淘一下保护起来,一会忙着去乡里汇报工作,还去开会,一下子风头正旺。
弄得张元顺都受到从没有过的尊重,不管是走到哪里,都有人笑着打一声招呼。
而赵诚那边又托人传过几次话,说是愿意赔偿三百五十块钱,另外送一些礼物,只求张家去县城帮着撤销对于赵元成的指控。
张建国这一次没有拒绝,也没有答应,因为他怕赵家人狗急跳墙对他们不利。
更关键是,他和黄三正在商量一件事,得让赵信放松警惕才行。
所以赵元成那事他们不急,这反正人关着没回来,着急的是赵诚他们。
到了第三天,是张建国和周勇军约好的日子,他得赶紧进城里去,想了想从家里带了几条鱼偷藏着,一来给周芷兰送一条,二来也去原本约定好的人家卖一些。
换来的钱,他想买一些奶粉,笑笑太小了,身体又遭过大罪,医生说最好弄些奶粉喝,不然这孩子夭折的可能性比较大。
张建国给周芷兰家里送鱼的时候也没收钱,因为他看到周芷兰和兰玲给笑笑做了几身新衣服,特别是一件棉服,看着都很喜气漂亮,里面用厚厚的棉花铺着,一看就知道用的新棉花很暖和。
这样的衣服,不比他的鱼便宜,关键是这么短时间做了这么多衣服,也解决他一直发愁的事情。
原本张建国还打算让母亲赶紧给笑笑去找一找旧衣服,这不,完美解决这个难题,这让张建国对周芷兰母女印象好了许多,两人提着这些衣服,就打算一起去接孩子出院,顺便给孩子买点奶粉。
周芷兰家里住在县风机厂,这是当地最有名气的一个国企。
因为厂里待遇和福利都非常好,还有房子分,周芷兰他们就住在家属院里,一家人住着两间房子,还带着一个小院子。
两人抱着笑笑的衣服往外走的时候,碰到有人在和周芷兰打招呼,并且笑着问她,张建国是不是他对象?长得可真俊!
这话说着周芷兰脸一红,忙着否认,说是一个亲戚来拿点东西,马上就走。
周芷兰出了家属院还在和张建国解释,说在家属院就这点不好,都是熟人,要是自己不解释,一点事情就能被传的沸沸扬扬的,让他别介意。
“没事呀,在农村也是一样,哈哈!”
张建国觉得没啥,这家属院子和农村差不多,只是一个在城里一个村里,大家喜欢八卦的心还都是一样的。
去医院的时候,周芷兰故意距离张建国有点远,毕竟这是在城里,两人走的太近容易引起误会。
好在在医院没遇到什么熟人,周芷兰抱着笑笑忍不住亲了一下,又给她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,还给了张建国一罐子奶粉,让他回头给笑笑吃,说是这孩子可不能苦了她。
甚至,周芷兰还塞给张建国一百块钱,说是给笑笑弄点吃的,回头缺啥可以和她讲,她想办法再弄点奶粉给笑笑。
这让张建国都有些感慨。
“你呀,真看不出来,你对笑笑可真是好!”
“那肯定啦,这孩子是我救下来的,我喜欢她,等笑笑长大了,以后日子里都是欢天喜地的笑容!”
这样的人,怎么会有那么惨的结局?
在周家吃饭的时候,张建国神思恍惚的几次把手里的筷子落地了,因为桌子上郑泰对周芷兰非常好。
全程帮着夹菜给她端茶倒水,那态度就是要告诉张建国和周勇军,周芷兰嫁给他会很幸福,他会对她很好很好!
以至于周勇军笑的不行,周芷兰都有些脸红不自在。
张建国没说话,吃了一点东西后就起身表示自己吃饱了,下午就要回去了,不过走之前有些话要对周芷兰说。
周芷兰送张建国到院子外。
“你和这个郑泰不合适,你们不要结婚,你如果想好好活着过好余生,就不要和他在一起,分开,必须得分开,你信我……”
“啊,为什么?”
这一次轮到周芷兰惊讶了,记忆中张建国人不是这样的,他边界感很强的,也不会对谁指手画脚,怎么今天就这样?
难道?
张建国目光看向了屋子里,周勇军在陪着郑泰说话,但是郑泰满脸不高兴的看着他们,似乎想听一下他们在说什么?
可周勇军把人拉到一边去,张建国都可以看到郑泰脸上阴翳,想到这个人心胸狭窄疑心病重杀妻。
张建国心有点烦。
因为他无法对周芷兰说清楚,为什么要让她离开郑泰,因为两人结婚郑泰杀妻,这都是未来一两年发生的事情,现在说这些,周芷兰还会因为自己疯了。
而且今天这气氛也不好,不是说这些话的时候,所以张建国只能告诉周芷兰,有机会他们在碰头,或者去他家那边,或者再过三天,他们约个地方单独见面,最好就在黑市那边,他有话要跟周芷兰说。
“嗯,行,你今天有些奇怪,说话没头没尾的,你回去好好照看笑笑,要是缺什么告诉我……”
周芷兰点头,今天的张建国让她有些看不明白,他和郑泰之间有些不对付。
本来今天留张建国吃饭,没想到郑泰死活不走,就闹成这个局面,确实人多说话也不方便,所以周芷兰最后也没留张建国。
送走张建国,周勇军也离开了,临走的时候喊郑泰离开,他不想走。
特意去屋子里和周芷兰说话,还问这个张建国是谁,刚才在院子里和她说什么,不知道自己是她对象吗,他们快要结婚了等等
还说这个张建国人怎么能这样?
有什么见不得人的话,非得背着他说等等。
“我累了,你和我哥先回去吧……”
周芷兰脸一下子沉下来,张建国是她朋友,她和郑泰还没结婚呢,只是处对象这郑泰就管的这么多,一点都不相信她的为人。
所以周芷兰生气,郑泰看着她这样,心底也不快气呼呼的离开了,却把这张建国记在了心底。
路上向周勇军打听许多关于张建国的事情,他觉得周芷兰和张建国关系不一般,他得早点把她和周芷兰的婚事定下来才好,最好,今年就结婚了。
张建国回去先坐的班车到乡里,然后又坐毛驴车回去,折腾到家就差不多到下午有点晚了。
路上他一直在想着周芷兰和郑泰的事情,周芷兰和她关系不错,但是还没到事事听自己的地步,人家这婚姻大事,她不一定会听自己的。
怎么办?
下次再碰到她,用什么法子劝说周芷兰,然后让她放弃和郑泰处对象结婚?
最新评论